「那就好,那就好。」李氏这才放下了心,念了一句阿弥陀佛,「舅母这就放心了。日后好生孝顺公婆,尊敬夫主,早日生了儿子是正经。」
儿子——绮年险些被噎着。这才成亲第三天,就讨论起生儿子来啦!不过想想,当初她还没出嫁呢,李氏就带她去送子观音庙烧香,现在提生儿子已经很合时宜了。再说,生儿子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只是她才十六岁,不知道身体行不行,郡王府里又还不怎么安生,也许这个孩子现在还是不敢生的,应该回去跟赵燕恒讨论一下才是。
「老太太,老爷,二老爷,太太,二太太,三姑太太和四姑太太来了。」小丫鬟雨儿一路匆匆跑进来,脆声回禀,「三姑太太带着三位表小姐,四姑太太带了两位表少爷呢。」
颜氏顿时眉头一动。两位表少爷,就是说阮麟也来了?
人还未到,吴若蓉的笑声就传进来了,绮年早和赵燕恒起身,挨个儿见礼。吴若蓉进门便笑道:「才到门口,就听小厮们说世子和世子妃宛如一对玉人儿一般,我这急不得地就进来了。」因着是严幼芳当时把事闹开的,虽则不是针对绮年,最后绮年又得了一桩好亲事,她仍是有几分内疚,除了添妆之时送了好些东西来之外,更是拉了绮年的手不停地夸赞,「看这样儿,真是比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又出挑了好些,跟世子真是好一对神仙眷侣。」随即又自嘲道,「久在那蛮地儿,如今说话也还改不过来,世子切莫怪我唐突。」
赵燕恒笑道:「三姨母如此爽快,正是将门之风,何谈唐突。」叫菱花拿了一柄鞘镶宝石的匕首上来,「听绮儿说表兄正在广东历练,区区薄礼,还请姨母代转罢。」
吴若蓉跟着丈夫从军这些年,见这匕首以牛角制柄,匕身轻薄锋利,贴身佩用是极好的。海战不宜重甲,这样的轻薄匕首反而灵活好用,显然这礼物挑出来也是极用心思的,不由得大喜,连声道谢。
赵燕恒瞥一眼绮年正在给严家三女分赠礼物,便转向阮夫人身边的兄弟二人,微微一笑:「珊瑚,将两位表弟的礼物取上来。」
阮麒自进了门,目光便忍不住时时地往绮年身上看。今日阮夫人带他二人前来,出门便看着他冷笑了一声,不阴不阳地提醒他到了外祖家切勿失礼。他自是明白阮夫人让他守的是什么礼,可是看见绮年眉眼含笑的模样,就忍不住一眼眼地去看。只是绮年虽进门便与他见了礼,却只是浅浅一福,连头都没抬,更不曾正眼瞧过他。
正在心里伤感,赵燕恒已经取了送他的礼物递了过来,却是薄薄一本《礼记》。赵燕恒漫不经心地道:「此是前朝米芾的抄本,不知是否合表弟的心意。」
阮麒目光落在封面那两个字上,不由得眉头一跳。米芾的抄本自是难得之物,尤其《礼记》抄本,几乎无人听闻,几可称孤本了,拿来做回门礼不可谓不重。可是问题就在这抄本却是一本「礼」记,这分明是在提醒他要知道礼义廉耻,知道守礼!
阮夫人觑到那本抄本上书《礼记》二字,心里也不由得一跳。阮麒丢脸,她既幸灾乐祸,又觉得自己也跟着丢脸,心中极是矛盾,只得开口打个圆场道:「这怕是孤本了罢。麒儿素不爱诗文,给了他倒怪可惜的。」阮麒能顺利得封世子还是靠着昀郡王从中说了几句好话,赵燕恒乃是郡王世子,虽然与未来要做自己儿媳妇的那位县主不是同母所出,却也不能得罪。
赵燕恒微微一笑:「倒是我疏忽了,还好绮儿想得周到。」一招手,如鹂捧上两柄精致的马鞭来。一模一样的白色牛皮所制,梢儿上坠了串成串的玉珠,手柄以象牙制成,雕了精致的花纹,镶嵌着小块的绿松石,「这是以雪山犁牛皮所编制,绮儿说两位表弟都喜跑马,想来此物更为合适。这本《礼记》么——」他转向周立年一笑,「还是赠与兄长更为合适。」
周立年已然得了一盒湖笔一盒徽墨,此时再得这本手抄孤本,礼物之重立时翻了一番之多。方知这位妹婿心思极深,当即欣然起身道:「我素慕米芾之风骨,只恨不曾得一张法帖,如今竟能得此物,真是多谢世子了。」
阮麒脸色极其难看,冷笑道:「世子既已送了与我,何故又转赠周家表兄呢?」
阮夫人连忙瞪了他一眼,含笑道:「麒儿小孩儿性情,世子莫与他计较。」
赵燕恒淡淡笑道:「我自不会计较什么,只是赤子心性虽好,日后却也是要成家立业之人,若一味的孩童性情,我倒有些担忧妹妹了。」
阮夫人心里咯登一跳,面上却不显,只笑道:「世子心疼县主自是有的,麒儿也不过偶尔犯了孩子脾气,再过两年自然不会如此。」
「但愿如夫人所言,恒也可放心了。」赵燕恒淡淡一笑,对如鹂点点头,「世子妃的鬓发有几丝乱了,你去取梳子替她抿一抿。」
阮麒听了这话,心里如同打翻了一坛陈年老醋,一直酸到了底。那眼睛不由自主地跟着如鹂过去,只见如鹂凑到绮年耳边说了几句,绮年伸手摸了摸自己鬓发,便回头冲着赵燕恒嫣然一笑,挽了李氏的手出去了。
周立年一直冷眼觑着,这时方笑道:「虽得了这抄本,只我的字尚未能登堂入室,正好借着今日向舅父及世子请教。」
吴若钊早看见阮麒那样子,心中不满,闻言便起身道:「正是。让绮儿与姊妹们也好生说说话儿,我们到前头书房去罢。」一群人起身便走,阮麒再不情愿,也只得跟了去。阮麟倒是毫无所觉,见众人走了,自己提脚跟着便走。
松鹤堂里静了下来,李氏郑氏等人都走了,只有阮夫人留了下来,见屋中无人,一直维持着笑意的脸便唰地拉了下来,咬牙道:「娘,你看那个没出息的孽种!阮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东西!今儿我这脸皮都被他连累到地上去了。」
颜氏只觉得说不出的累,叹道:「横竖盼儿嫁了个好夫婿,日后你只消享福也就是了。」
阮夫人冷笑道:「享福?若是今日世子把这事儿往昀郡王处说一说,我怕是就没福可享了!」
颜氏并不愿听英国公府与郡王府的亲事,打岔道:「盼儿在永安侯府如何?」
说起阮盼,阮夫人就不禁露了笑容:「甚好。永安侯府家风正,便是公主都是和气的,平日里并不多过来,见了也是客客气气地说话。只是永安侯夫人规矩严明,盼儿过了三朝便要早晚过去立规矩,辛苦了些。」
颜氏听了也欢喜:「立规矩也是应当的,只要永安侯夫人不是有心搓磨人便无妨。讲规矩是好事,如今永安侯夫人对盼儿讲规矩,日后盼儿管自己房里也一样能讲规矩。」
说到这个,阮夫人就不禁皱起了眉头:「女婿是好的,身边也只一个通房,只是跟屋里的丫头们随意些……」
颜氏摆摆手:「男人哪个不是如此?所以我才说讲规矩是好的,有规矩便不至乱,盼儿是正妻,无论如何都没人能越得过她去。」想了一想道,「连波的亲事……」
阮夫人道:「总要哥哥先娶了亲,才好办弟弟的事。不过郡王府的意思,县主明年年初才及笄,还想着多留两年,到了十六再出嫁。」
「十六?」颜氏吃惊道,「那不是还要一年多?到时连波都十七了!这如何能成?」
阮夫人不满道:「横竖亲事都定下来了,十七也不算大。再者麟儿本就年纪小,到时也不过十六岁。难道我还能为了这个去让郡王府快些将县主嫁过来不成?」
颜氏不觉就有几分烦躁:「总之你是姨母,也要替连波想想。若有机会与郡王府提提也好。绮儿都出嫁了,再等上一年多,怕是孩子都有了,连波却还未出阁,说起来也不好看相。」
阮夫人心里不悦,忍不住道:「我去说算什么?绮儿嫁的是郡王世子,何不求着她去与王妃说说?都是一家人,不比我这外人强?」颇觉母亲只顾外孙女不顾自己女儿的难处,沉着脸起身道,「家中还有事,不过是为了全礼过来坐坐,我先回去了。」
颜氏气得说不出话,眼睁睁看着女儿走了,抬手将手边的茶杯扫到了地上。琥珀连忙上来收拾,低声道:「老太太快别生气了,表姑娘还在后头呢。」
颜氏不觉就是一怔:「她怎的在屋里?」连严家姐妹都跟着李氏等人去怡园了,她倒没料到乔连波留了下来。
琥珀苦笑一下,没有回答。绮年今日风光回门,乔连波如何好意思亲近?何况送礼之时绮年就颜色淡淡地,乔连波何等敏感,更不肯跟着去了。
颜氏叹道:「罢了罢了,我也累了,扶我回去歪一会儿。叫人去前头看看,若是,若是章儿说不上话,便叫他进来坐坐罢。」自打上次出了事,吴若钊对乔连章虽不曾不闻不问,但也冷淡了许多。
琥珀应了,伺候她躺下,自去后头屋里。一进屋便见乔连波伏在炕桌上低声啜泣,翡翠无可奈何地站在一边,见她进来,向她摇了摇头。琥珀想了想,笑着上前道:「表姑娘,老太太说一会接了表少爷进来坐坐呢。」
这般一说,乔连波连忙就拿帕子拭泪。翡翠忙出去打水进来,两人伺候着她洗脸,心中俱想,只怕周表姑娘这次风光回门,却实实是踩着人的痛脚了,老的小的,怕都在后悔当初不该传那话。便不说郡王府的富贵权势,只看郡王世子对周表姑娘关怀备至,连头发散了几丝都注意得到,阮家那位二少爷从头到尾却不曾对乔表姑娘多看几眼,这其中差别,实在是太大了……